来源:APPSO
最近有一款手机引起了我的关注,那就是来自中国电信的麦芒11,理由很简单,256GB+2TB大存储,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数码爱好者侧目的规格。
不过,当我眯起眼晴看向宣传图的角落,嗷……原来是2TB的云盘空间权益啊,它是没骗我,但看起来有些唬人。
注释:购机用户可领取天翼云盘2T空间权益(1T个人空间+1T家庭空间)
详情页的小字,必须有
一款数码产品的详情页,文字大致会分为3个部分:大字号的标题,中字号的说明和小字号的注释(2)。比如小米手机12的介绍页中,我们可以通过字体、字号、颜色深浅看出不同内容的重要性。
电量是澎湃的,续航是强劲的,普通消费者看到这里就够了。你想继续探究原因?下面的中字号告诉你,得益于单电芯高能量密度电池,所以续航有了显著提高。对比的是谁呢?哦,原来是上一代电芯——这些内容则出现在低清晰度、小字号的注释里。
对厂商来说,排在前面的大字号,自然是产品最重要的卖点。但对消费者来说,那些不清晰的小字号内容,可能更值得关注。
比如vivoX80的详情页中,官方说这台手机「拍什么都专业」,但对消费者选购来说,它首发的IMX866大底传感器、5000万像素、OIS光学防抖这些信息,才更有参考价值(3)。
我们继续往下滑动详情页,会在网页最下端看到一些其他信息,比如1/1.49英寸的大底主摄,实际输出为1/1.56英寸;「惊世骇俗」的104万超高跑分,是vivo实验室的数据;11分钟充满50%的快充,需要用官方线材,并关闭除通话外的所有服务功能。
vivoX80的部分注释
当然,vivoX80是一台拥有独特体验的手机,即使没有太多的摄影知识,我也能用它记录从眼前掠过的美好瞬间。但想要购买这台手机的你,要关注的一定不只是「拍什么都专业」这么一句笼统的描述。
是厂商故意不想让我们看到么?我认为不是,至少不全是。简单来说,产品详情页的小字有三大特点:必要、重要和繁琐(4)。
在华为WATCHGT3Pro的产品详情页,我们可以看到它获得了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,能提示心脏的各项不良症状。在注释中,则表明了注册证的编号、批准文号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。
类似的还有iPhone13Pro系列的详情页,它将解释说明的文字隐藏了起来,想要查阅,点击「进阶传送门」即可(5)。
详情页的作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产品,它不是说明书。详略得当、重点清晰的图文排版是必要的,一股脑地都放在正文里,只会让内容变得晦涩难懂。
「心电分析>相关功能介绍>政策及注意事项补充」的三段式也好,苹果的隐藏式文案也好,这样的大字小字,让想要概览和深究的消费者,都能满意而归。
当然了,小字能解释清楚,但它的遣词造句大多如合同公文一般晦涩,阅读体验就比不上「光鲜亮丽」的大字了。
DJIMini3Pro的注释区
这有问题吗?当然没有问题,小字必要也重要,晦涩的文本为我们带来了严谨的表达。但除了上述情况,重要的小字就像麦芒11的存储规格一样(6),不知不觉中多了「亿点」细节。
小字背后,是厂商与用户的内卷
我们找到了一名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前员工(7),在职时负责产品详情页的策划与文案,就叫他小A吧。在采访中,小A让我们看到了一出「屠龙勇士终成恶龙」的好戏。
故事的开端,他对这些繁琐的小字多少有些无奈:你永远不知道用户会提出什么问题,他们经常会让你有苦说不出。
举个例子,如果产品详情页中有这样一句话:
很快就会有用户提出他在室温环境下,日常使用没有5个小时,转头就去相关部门举报虚假宣传,兜兜转转后,详情页的内容就变成了这样:
「确实是因为我们写的内容有漏洞,但用户因为我们在详情页没有表述清楚,就说哭客服,我们看着还是挺心疼的。」小A还在采访中打趣道:「你去看小米手环的详情页,他们肯定也没少收到客诉。」
小米手环的产品注释确实很长
那这样繁琐的注释有用么?嗯,有用。把话说清楚后,小A的公司确实减少了不少客诉,而且,「后来我发现,小字是真好用」。再举个例子,现在宣传的是手机2s日常使用5小时,那直接写「超长续航35小时」,在小字里注释为纯待机,岂不更有卖点(8)?
OPPOK10的续航测试条件,写了800多字
小A在采访中还为我们开拓了思路:别只看产品宣传的详情页和宣传海报啊,你瞅瞅每次电商界的冠军们,哪个不是加着一长串的定语——小字的作用,从注释说明,逐渐偏向文字游戏。
定语越短,冠军含金量越高
用小字博卖点的行为早已屡见不鲜,比如华为P40的无线快充,小字标注需要购买无线充电手机壳(现已修改);小米4K显示器支持HDMI2.1,小字标注等同于HDMI2.0(因HDMI联盟标准更改);荣耀Magic4Pro的录中美拍功能,首发并不能体验到(后续OTA升级)。
大字小字之间,用户体验着如同坐过山车一般的心情起伏。
用小字撑起卖点,不如用实力征服用户。
别看大字,看小字
有一次,因为一个细节没有写到注释里,用户各处投诉,电话里满嘴脏话,一个客服电话打一两个小时,客服小姐姐含着眼泪回复,饭都没时间吃。即使已经承诺调整、相关部门已经结案处理,依然不停地投诉。问怎么才能停止投诉,回答说「再送我一个新产品」。用户委屈,我们也委屈呀,一百多块钱的东西,何必呢?加一行小字就能避免一堆麻烦,甚至获得新卖点,何乐而不为?
作为消费者,我一直认为小字是厂商用来搏卖点的工具,但听过小A的分享,突然开始了反思:会不会是因为用户先犯了错误?毕竟因为个别用户利用漏洞,让厂商改变整体服务规则的先例也有不少。一来一回,让我有些茫然。
虽然没法为这些小字归因,但把几颗摄像头像素加起来宣传1亿像素、2亿像素,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不看小字的误会可太大了。我们不反对用较小的文字来解释说明,以保证产品介绍页面的美观。但用小字来和用户玩文字游戏的行为,和街边小店「全场1元起」的招牌有什么区别呢?
可能是因为厂商竞争,少一个卖点或者冠军头衔就会错失用户,可能是因为用户太较真,让厂商在繁杂的注释中失去了耐心。如今的消费者,不仅要关注厂商没有说的,还要判断厂商说的对不对。
▲你能看清右下角的注释么?
毕竟,关于产品的真话,藏在角落的小字里。
注释:
1.一般情况下,手机厂商用「X+X」表示存储,指「运行内存+存储空间」,如「8GB+128GB」,指设备拥有8GB运行内存,128GB存储空间。截至2022年5月19日,「12GB+1TB」的存储规格几乎是最高的,「256GB+2TB」如果存在,则可以创造行业记录;
2.仅代表一般情况,如今也有许多厂商采用更创新的页面互动形式,不在本文讨论范围;
3.不是说大字号不重要,只是对货比三家的消费者来说,小字号的详情更适合对比选购;
4.根据作者个人购物经验总结,并不代表普遍情况;
5.iPhone详情页同样有未隐藏的解释说明,文中形式不带有普遍性;
6.这里代指作者误会的「256GB运行内存+2TB存储空间」,不代表麦芒11的实际存储;
7.不代表小米生态链的普遍情况,以下内容均只是小A的个人体验;
8.「手机2s」并不存在,不代表小米手机2s等任何名称中有或没有「2s」后缀的产品;
9.你可能已经感觉烦了,因为我的这些注释没多大意义;
10.但这样做,可能就会少一些误解;
11.不管了,为提供更明确的信息,APPSO可能会随时调整文章中的表述,因任何原因造成的必要删改,均不专门通知。